第51佛学营参考资料

(一)一乘佛法(法华经的无量义)   Words 文件

三草亘第51佛学营在讨论法华经信解品和授记品时,有几位同学提出了“一乘佛法”以及“罗汉有余涅槃”等相关的课题来深一层的讨论。此文即是在讨论后所作出的记录和整理。

要了别有关的课题,必须从一乘佛法的平等义、无量义、不可得义、实相义、离言语句义谈起。

法华经是同教一乘。凡夫、二乘、菩萨皆可依此一乘法的大事因缘而入佛道,证得正等正觉。

释迦牟尼佛以及过去诸佛在讲法华经前必先教导“无量义经”。”无量”并不是数目上多得不可计数。数目如何多得不可计数仍然”有量”。

无量义从一法生。经云一即无量,无量即一非有前后差别;於一知无量是差别智,於无量知一是无分别智。

於一知无量即毕竟空建立一切;於无量知一,即一切法悉归毕竟空。一即无量,实相即是无量相;无量即一,无量相即实相。因此一切诸法皆是实相;实相即是一切诸法,平等一味,无二无别。因此,无量义者即是法界义、平等义、空义、如幻义、不可得义、如如义、不二义。无相无作、无住无分别义、乃至阿辱褥多罗三藐三菩提义。

无量义即是一乘义。

一乘之体即真如法性,一切法皆以此为体,“法性为一切法之本住”。一乘即唯一真法界。佛究竟涅槃即一真法界。
一切说空之经,是有余说,只有一乘教中的空义是无上说,非有余说。

“空即不空,不归断灭;不空即空,非为定有”。如此说“空即不空,不空即空”方为无上说。
佛在讲导法华之前,用权智则於一乘说三乘。约实智则三乘归一乘;其实,佛所说法,悉皆入於一切佛地,此所谓令众生依一佛乘而入佛地。

佛在讲阿含、四谛、十二因缘即已密说一乘。众生根器不同,各持其见分别一乘法;如草药品喻:三草皆依一地所生,一雨所润。然而三草却各有因缘,各得滋长。
其实佛所说的,无论是了义经,抑或是不了义经;佛无论如何言说,都有“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这样了义的说法,隐寓在其中。
佛能知“一即无量,无量即一”,因此能以一语言而适应众生,契合众机。因此,佛说“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方便说,但以假名字,引导於众生”(法华:方便品)。

勝鬘经十受章,也以摄受一乘正法开示众生,教化众生,并为了大乘建立“正法住,正法灭”;末法时,可谓法灭,即是一乘法灭。
佛说“唯有一佛乘,无二亦无三”并非分别三乘,也非执持一乘。而是教示我们在观修、行持和见地上都不能离开一乘。因为“正见”由一乘而生,邪见离一乘而起。依一乘见地修持即是“正法住”。

(二)阿罗汉有余涅槃(依胜鬘经释见)

阿罗汉有余涅槃:基于下列几点来谈
a) 四住地无明与无明住地
b) 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
c) 四解脱智

四住地烦恼与无明住地-阿罗汉、辟支佛只断“四住地烦恼”,未断”无明住地”。

“四住地烦恼”1.见一处住地;2.欲爱住地;3.色爱住地; 4.有爱住地.

1.“见”“爱”皆是烦恼,亦名为惑。见即见烦恼,亦名见惑,爱即思烦恼,亦名思惑。见一处住地是见惑,其余三者指修惑。众生的一切烦恼都是见惑与修惑所依处,可以称为住地。四住烦恼生起一切遍行烦恼,也即是众生一切烦恼的生起都以四住地为根本。见一处住地即是三界有情分别住于“一见”,此亦即是“见烦恼”(见惑)由见惑而执一切事物、时间、空间皆为实有、本然有、理所当然有。见烦恼是心迷於理,迷於三界之理而成见惑。此迷理之惑可於见道位顿断。

2.欲爱住地:指欲界的一切思惑,以贪爱为主(嗔痴也因贪爱而起)。因为有欲,随顺贪欲起身见。

3.色爱住地:指色界有情的思惑对一切物质视为实有,由色爱而起‘身见’;欲界中人亦有此惑,因为欲界亦有物质。

4.有爱住地:指无色界有情已无欲爱、色爱(无色界无有物质),但仍然执‘有’的思惑而成立‘身见’。欲界与色界都有此住地。因为他们都会依‘有’而起贪爱。

四住烦恼,以有爱住地最为有力,因为三界有情皆因‘有爱’而起身见,有身见即有自我,由是我痴、我慢、我见、我爱也随之而起。

四住地成立了我与我所。三界的一切有情皆以‘我’与‘我所’的身见而生死不断。

四住地依业因而成分段生死。亦即是见思烦恼。产生的生死,叫分段生死。

有情的生起,必以业为因。三界有即是缘有漏业因而生。有漏业依四住地及无明住地为缘,如是生起三有。

无明住地:一切烦恼的根源便是无明住地,因为四住地所起的烦恼皆依於身见的“我”而建立,然而於我之外还有我所取之“法”,我执之外还有法执,一切法执便是无明住地。因为“法执”,所以阿罗汉在断无明住地之前,只断“人我”未断“法我”;只断“烦恼障”,未断“所知障”。

无明住地有两种功能 (一)为恒河沙数烦恼所依(二)令四住地烦恼久住。

勝鬘经云:无明住地对“有爱住地”影响最大,因为此地周遍三界。三界都有“有爱住地”。亦即有爱住地决定三界的轮回,而无明住地能令四住地烦恼久住。

所谓有爱,就是我们落在“有”的识境里。我们将一切事物,一切概念都执著成“有”。心识的本能又将一切“有”加以分别并执取(法取)。

於是三界的一切有情皆依次有爱住地生死不断,轮回不断。因此,若欲断除轮回就得断除无明住地力对我们的影响。

由于无明住地力的映像,三界有情执着一切法实有,而不知我们确实是住在虚幻的影像世界里。因此我们对佛说“一切如梦如幻,一切无生”很难理解,这便是无明住地力的影响。无明住地是根本无明,唯佛自证智(根本智)能断。

(三)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

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仅断分段生死,未断尽一切烦恼,未断尽一切无漏业(凡有业必有生死),亦即是未断变易生死。

分段生死:凡夫以有漏业为因,四住地无明和无明住地为缘,而落入生死。每一世的生死即是一段生死,如是一段一段相续,生死交替,由是轮回不尽,分段生死也不尽。

变易生死: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已断见思惑由观无漏法而悟入法性。行者的心识既已悟入无漏,由是他的意业便是无漏的有分别业。此时,行者即以无漏的分别业为因,以无明住地为缘,依此因缘而得殊胜果报身出离三界。此身已离分别段生死的粗身(以微细的生灭与基本状态),因此没有形色。此身已不住有漏的分别业,已无三界识境的分别;所以没有老少、贤愚、智钝的定限,其生死只是意识身的变异。由是称为变易身,此身妙用难测,可以又称为不思议身。此身实由定力而成,因为此定力未离行者的意识,故称为意生身。

变易身已离形态的生灭,此身的生死是由心识念念相续而成,心识相续即有前后,所以便有先后的变异,因而称之为变易生死。

然而,变易身的念念相续与凡夫的心识念念相续不同。凡夫的念念相续是刹那刹那,每一个念头都刹那生灭。变易身的念念相续其念念则为定力。因此念念相续便是定力的境界相续。而此念念便非刹那,由是意生身便成变易。

成为意生身的基本条件有下列几点

(一)必须断除见思惑亦即断四住地无明
(二)必须志求大乘发大悲心
(三)必须悟入法性,证得无漏业
(四)其禅定的境界必须相续不断(佛的境界则恒常寂静)

基于上述几个条件,下列几种行者可得变易身。
(一)二乘无学道行人,回心入大乘。於得小乘涅槃时,因为有回心大乘的功德,才可以得获变易身。
(二)二乘有学道人。依大乘法观得无漏业而悟入法性,触见真如证得初地以上而得意生身。
(三)初地菩萨以智力而得意生身。
(四)八地以上菩萨以”大悲力”可得意生身。
(五)行者已现证如来藏,然而其死时尚未尽离生灭的边际,不得法身,仅得不思议意生身。此身妙用广大,神奇莫测,是最高境界的意生身。

(四)解脱四智

阿罗汉四果无学位已断尽三界见思惑证得五分法身。

五分法身:1戒法身 2定法身 3慧法身 4解脱法身 5解脱知见。

阿罗汉依此五分法身自知作证解脱四智:1我生已尽 2梵行已立 3所作已办 4不受后有。

(一)阿罗汉未断变易生死,不得说我生已尽。
(二)阿罗汉未知诸法一味等味,如如,平等,道智,不究竟,不得说梵行已立。
(三)阿罗汉未断无明住地不得说所作已办。
(四)阿罗汉未证得正等正觉不得说所作已办。

阿罗汉依解脱四智来建立涅槃。然而四智皆有余不究竟,而依之成立的涅槃也必然不究竟。二乘行人解脱四智的不了义现证只能说是有余涅槃。

佛的了义四智

(一) 我生已尽,即现证无生。
(二) 梵行已立,即证得诸法平等无碍。
(三) 所作已办,是应断已断,应证已证。
(四) 不受后有是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