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佛学营参考资料-五蕴皆空

Words文件

五蕴皆空

“五蕴皆空”是观自在菩萨现证般若的境界,般若波罗蜜是毕竟空义、是平等义、是无分别义、是无可得义、是中道义、是实相义。如此深而为微妙,不可思议的般若波罗蜜不是初学菩萨及二乘所作已辦者所能了知。

佛在“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言:“闻慧、思慧、修慧”通达般若波罗蜜、非是出世后无分别智。何故闻思修三慧修般若波罗蜜不得后无分别智。因为般若波罗蜜不二不别。自性离故。而闻思修三慧皆是有二有别有自性,故修般若波罗蜜不能得后无分别智。闻慧粗浅不能得见第一义。思慧不能见出世间法,所以不能修出世般若波罗蜜;思量心皆以能所分别故不得出世般若波罗蜜。

即使以“缘起性空”、空即缘起“来观修五蕴皆空,亦不得第一义谛。因此,要通达五蕴皆空的真义,就必须修学般若波罗蜜。因为五蕴皆空即是行般若波罗蜜义。佛说:三世诸佛皆依般若波罗蜜而现证无上正等正觉。佛也说,修学般若波罗蜜一法,能通达一切法,可通达一切法。此言即是若能通达般若波罗蜜即能通达十波罗蜜,十波罗蜜即一切法。般若智慧是根本智,能生一切智。所以能于一知一切。于一切知一知。

菩萨要修般若慧(六地所证)后修般若智(十地所证)因为慧者根本智,智者后得智,由根本智生起后得智,故菩萨先修慧后修智。

佛言:菩萨摩诃萨当学般若波罗蜜以见第一义(实谛)亦当行般若波罗蜜以行方便道 (世谛)。

第一义谛为诸法之体性空世谛为诸法之方便有

二谛圆融、双运,即是五蕴皆空义、即是般若波罗蜜义。

学般若波罗蜜,以正智观色受想行识不见色生,不见色集,不见色灭,受想行识亦復如是,因为自性皆空无有真实但虚有名字。

行般若波罗蜜,化诸众生终不为说无业果报,菩萨知一切法空,但是说有业果报一切诸法如梦如幻,无我,无人,无众生,亦无寿者,而说有业果报,如此行,即名行般若波罗蜜。

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深入第一义行般若波罗蜜时,方便有所施行。依“学般若”而“行般若”。即是五蕴皆空的般若义。因第一义说有世谛,故世谛者皆归第一谛,五蕴皆空亦是此义。

大般若经: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见一切法生,不见一切法灭,不住一切法,不见有法离于法界,不见法界离于诸法;不见诸法即是法界,不见法界即是诸法。

佛说世谛与第一义谛,均须如实修行。若以十波罗蜜而说: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方便、、愿力、智等皆世谛摄。唯般若一度为第一义谛摄。依般若慧行于诸度,诸度皆名波罗蜜,亦名如实行。

般若波罗蜜空寂清净,无二无别,无形无相以第一义中,形相不可得故。如此无相之法,本来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而菩萨为度众生故,以方便善巧,作种种巧喻,令众生悟入般若波罗蜜。

五蕴皆空,即是般若波罗蜜义。通达般若波罗蜜义,即能通达五蕴皆空的真义。五蕴皆空,虽不舍空义,然亦非五蕴身见俱空,更非灭除五蕴,离开五蕴即不能行世谛。不行世谛,第一谛亦不得成立,因其只是空有名言而无实。于修证“五蕴皆空”,即不离五蕴而现证空性,也不离空性建立五蕴,如此即知“五蕴皆空”是以第一义谛行世谛,于世谛不染即回归第一义谛。

五蕴皆空是随顺法相而不违世谛。若知诸法相(五蕴相)如幻是假;便知诸法本空。若知诸法本空,便知一切法性所谓不坏诸法相,而达法性空。诸法相如幻是为世谛,法性真空是为第一义谛。故见世谛究竟则第一义谛,非是世谛外另有第一义谛。

心经云色即空,空即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者(五蕴)法相也,空者法性也,色者世谛,空者第一义谛。

故见色究竟即知色即空,此之谓真空,见空究竟,即知空即色,此之谓妙有。不坏妙有而达真空,不离真空而现妙有。若坏真空即坏妙有。若坏妙有,即坏真空。若不坏妙有而达真空义者是随顺法相。

五蕴即空法性也,空即五蕴法相也。色空双运,性相不二,不坏法相而达法性,即是随顺法相,即是随顺般若波罗蜜,五蕴皆空即是如此随顺。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时,照见五蕴皆空,即是现证,深般若波罗蜜的境界:

行一切法而不分别一切法

不见法界离于诸法

不见诸法离于法界

诸法法界,法界诸法平等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