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佛学营参考资料-五蕴皆空

Words文件

五蕴皆空

“五蕴皆空”是观自在菩萨现证般若的境界,般若波罗蜜是毕竟空义、是平等义、是无分别义、是无可得义、是中道义、是实相义。如此深而为微妙,不可思议的般若波罗蜜不是初学菩萨及二乘所作已辦者所能了知。

佛在“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言:“闻慧、思慧、修慧”通达般若波罗蜜、非是出世后无分别智。何故闻思修三慧修般若波罗蜜不得后无分别智。因为般若波罗蜜不二不别。自性离故。而闻思修三慧皆是有二有别有自性,故修般若波罗蜜不能得后无分别智。闻慧粗浅不能得见第一义。思慧不能见出世间法,所以不能修出世般若波罗蜜;思量心皆以能所分别故不得出世般若波罗蜜。

即使以“缘起性空”、空即缘起“来观修五蕴皆空,亦不得第一义谛。因此,要通达五蕴皆空的真义,就必须修学般若波罗蜜。因为五蕴皆空即是行般若波罗蜜义。佛说:三世诸佛皆依般若波罗蜜而现证无上正等正觉。佛也说,修学般若波罗蜜一法,能通达一切法,可通达一切法。此言即是若能通达般若波罗蜜即能通达十波罗蜜,十波罗蜜即一切法。般若智慧是根本智,能生一切智。所以能于一知一切。于一切知一知。

菩萨要修般若慧(六地所证)后修般若智(十地所证)因为慧者根本智,智者后得智,由根本智生起后得智,故菩萨先修慧后修智。

佛言:菩萨摩诃萨当学般若波罗蜜以见第一义(实谛)亦当行般若波罗蜜以行方便道 (世谛)。

第一义谛为诸法之体性空世谛为诸法之方便有

二谛圆融、双运,即是五蕴皆空义、即是般若波罗蜜义。

学般若波罗蜜,以正智观色受想行识不见色生,不见色集,不见色灭,受想行识亦復如是,因为自性皆空无有真实但虚有名字。

行般若波罗蜜,化诸众生终不为说无业果报,菩萨知一切法空,但是说有业果报一切诸法如梦如幻,无我,无人,无众生,亦无寿者,而说有业果报,如此行,即名行般若波罗蜜。

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深入第一义行般若波罗蜜时,方便有所施行。依“学般若”而“行般若”。即是五蕴皆空的般若义。因第一义说有世谛,故世谛者皆归第一谛,五蕴皆空亦是此义。

大般若经: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见一切法生,不见一切法灭,不住一切法,不见有法离于法界,不见法界离于诸法;不见诸法即是法界,不见法界即是诸法。

佛说世谛与第一义谛,均须如实修行。若以十波罗蜜而说: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方便、、愿力、智等皆世谛摄。唯般若一度为第一义谛摄。依般若慧行于诸度,诸度皆名波罗蜜,亦名如实行。

般若波罗蜜空寂清净,无二无别,无形无相以第一义中,形相不可得故。如此无相之法,本来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而菩萨为度众生故,以方便善巧,作种种巧喻,令众生悟入般若波罗蜜。

五蕴皆空,即是般若波罗蜜义。通达般若波罗蜜义,即能通达五蕴皆空的真义。五蕴皆空,虽不舍空义,然亦非五蕴身见俱空,更非灭除五蕴,离开五蕴即不能行世谛。不行世谛,第一谛亦不得成立,因其只是空有名言而无实。于修证“五蕴皆空”,即不离五蕴而现证空性,也不离空性建立五蕴,如此即知“五蕴皆空”是以第一义谛行世谛,于世谛不染即回归第一义谛。

五蕴皆空是随顺法相而不违世谛。若知诸法相(五蕴相)如幻是假;便知诸法本空。若知诸法本空,便知一切法性所谓不坏诸法相,而达法性空。诸法相如幻是为世谛,法性真空是为第一义谛。故见世谛究竟则第一义谛,非是世谛外另有第一义谛。

心经云色即空,空即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者(五蕴)法相也,空者法性也,色者世谛,空者第一义谛。

故见色究竟即知色即空,此之谓真空,见空究竟,即知空即色,此之谓妙有。不坏妙有而达真空,不离真空而现妙有。若坏真空即坏妙有。若坏妙有,即坏真空。若不坏妙有而达真空义者是随顺法相。

五蕴即空法性也,空即五蕴法相也。色空双运,性相不二,不坏法相而达法性,即是随顺法相,即是随顺般若波罗蜜,五蕴皆空即是如此随顺。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时,照见五蕴皆空,即是现证,深般若波罗蜜的境界:

行一切法而不分别一切法

不见法界离于诸法

不见诸法离于法界

诸法法界,法界诸法平等平等。

第52佛学营参考资料-耳根圆通

Words 文件

耳根圆通 -声音就是声音,它无自性,也无世俗的语言文字义

学佛的人, 必须先发菩提心,菩提心是觉心,即是本觉的心。

在无量劫以前,观世音佛指导观世音菩萨(当时尚是初发心的凡夫)“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这于闻声成就的观世音来说,即是由倾听法界一切声音,证得觉性的法门。

一般人倾听声音,都是由外界的声尘,触动耳根,由耳识认知声音,妄心即由是生起,这是心识的动相。然而,当我们观修声音法门时,强调的是“内听”,自己听自己内在的声音,是为了避免接触外界声尘而起妄心,即是避免闻的“动相”而求“静相",然而静相仍是不离“妄心”,有妄心就不能得“正定”;虽然,由静心也可以得定,但这种定非正定,只有入三摩地才是正定。

初修“闻”时,能修至“入流亡所”才能“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此时无论外在,内在的声音都不执著,不去领会这是“车声”,那是“鸟声”,同时也不领会一切声音的静相“入流亡所”是入正定的基础。

此后,修至“闻所闻尽,尽闻不住”才能体会到声音的空性,即是掌握到一切法皆于空性基上自显现。这是法界的本质。

由闻声而得道的法门,我们称之为“耳根圆通”。其实修“耳根圆通”其重点仍在修心,唯有修心“本觉心”才能生起。

前面所谈,只简略的提到观世音修证的过程,并未提及如何修习“闻声”和声音自显现。

要修习“闻声”和“声音自显现”,此层次的观修是建立在“无有分别”的基础上。现象界的种种相对,都是心识概念的分别, 诸如生灭,来去,一異,垢净等等。如果能离开语言文字概念,本明觉性本然清静,不受垢净的影响,觉性不会随着现象的生灭而生灭,是故说“无有分别”

(一)世亲菩萨在如幻八喻中有“谷响”一喻,观修“谷响”(回声)于内外,亦内亦外,非内非外中寻觅都不得,如实悟入“离边“亦即声音(回声)非自己的声音,非山谷的声音,非自己和山谷同时发出的声音,亦非自己与山谷同时不发声而成声音,由是离四边而见到声音无自性,声音只是声音,它并无世俗 的语言文字的分别义。

(二)要证得“声音自显现”,就得由“本明觉性”谈起。

本明觉性即是本觉,要引发其显现在道上依本明觉性设施空分,明分和现分。也即是佛家常说的性、相、用。

本明觉性的空分,其定义为从无始以来就绝对清净。佛家用广大的天空作为比喻,天空中虽然有云雾彩霞的遮蔽,可是天空的自性却不因此而有所变动而生障碍。

明分属于于相分,但却不是相状。它只是能分别“相”的机理,即是事物的可认知的因素,一切事物(外境)之所以可被认知,被分别,必有它的因素,这因素便是事物具有明分的特性。

我们的心识也有分别事物的本能,这本能便是心识具有明分的分别功用。正因为内外两明分相融相即,人才能了别事物。

明分本来具足,不待因缘而生起,亦不因受污染,即便失去光明的特性。

佛家以镜为喻。镜面即使蒙上污垢,而镜子能映现影象的功能特性(明分)并未因污染而失去。

明分不限于眼识与物象,无论色、声、香、味、触都有它的明分。即使“空”亦有明分,否则我们也就无从修证“空性”。

现分属于功能,它并非显现的意思,只是说法界有一种功能能容许一切法自显现。这种功能也即是佛法神的功德(功能)。此功能为一切事物的生机。“解深密经”名它是阿陀那以分别它和阿赖耶的不同功用。若依心识而言便是阿陀那识,其功用是包括一切法的自显现(包括任何时空元次。即是包括他方世界一切的涅槃界的显现)。

现分的定义,不但是法界的生机,而且周遍平等。

譬如镜面无所不照,并不会选择只照女人,不照男人,只照富人不照穷人。

任何事物的性、相、用都不可分离。本明觉性也不例外。虽方便而说其有空分、明分、现分的分别,然而三者都同时相互相依存在“本明觉性”中。

际此,我们对空分、明分、现分的定义已有了基本的认知,我们便可依它来实修色、声、香、味、触等觉知的自显现。

人虽然有色、声、香、味、触等五种知觉,然而最活跃的根识是眼和耳,我们依眼来见色、见光,依耳来听闻声音。这些是生活中惯常的事,因此,比较容易入门。

在此,我们只谈与 “耳根圆通”有相关的课题:修学“闻声”与“声音的自显现”。

首先,我们得找一个空旷的地方如山谷或旷大的空室里,在空矿的地方,我们可以高声唸咒,呼喊呼骂,也可以温声赞叹。此时要观想一切的声音,无论是咒声或是世俗的喊骂声;无论是善恶或是雅俗的声音,我们都对它不起分别;我们只倾听其声音和回声,但却不执著于这是我的声音的回声。我们只倾听这声音。

接着我们观想:我的声音”的“回声“有什么分别。与回音有什么分别。我们即体会到声音即是声音, 回音也是声音,我们即能观见到声音与回声无非只是“声”的明分的显现,而我们的本明觉性亦有明分,由是能了别声音,如果我们知道我的声音和回音都是明分的显现。我们就能通达声音只是声音,它无自性也无世俗的语言句义的种种分别(分别是心识的作用);它只是法尔明分的自显现。至此,可以说已通达“耳根圆通”而且是超越了“无舍离而离”见到了声音的自显现。因为它连“舍离与离“的概念也没有。

通达了“耳根圆通”,我们已知道一切法同一法性,一切根也同一根性。然而要证得“六根圆通”还得觅找“六根门头”的所在点以及观修“声音陀罗尼”等。

在此随顺一提,一切事物虽本具明分,然而,其从来未曾离开觉分和现分。否则,我们的眼、耳、鼻、舌、身便如机械的枯槁的死物。我们的眼睛便如摄影机,只能拍摄不能了别;我们的耳朵也如收音机,只有声音没有能量和反应。明分不离现分,一切事物相状的显现才具有生机。

第51佛学营参考资料

(一)一乘佛法(法华经的无量义)   Words 文件

三草亘第51佛学营在讨论法华经信解品和授记品时,有几位同学提出了“一乘佛法”以及“罗汉有余涅槃”等相关的课题来深一层的讨论。此文即是在讨论后所作出的记录和整理。

要了别有关的课题,必须从一乘佛法的平等义、无量义、不可得义、实相义、离言语句义谈起。

法华经是同教一乘。凡夫、二乘、菩萨皆可依此一乘法的大事因缘而入佛道,证得正等正觉。

释迦牟尼佛以及过去诸佛在讲法华经前必先教导“无量义经”。”无量”并不是数目上多得不可计数。数目如何多得不可计数仍然”有量”。

无量义从一法生。经云一即无量,无量即一非有前后差别;於一知无量是差别智,於无量知一是无分别智。

於一知无量即毕竟空建立一切;於无量知一,即一切法悉归毕竟空。一即无量,实相即是无量相;无量即一,无量相即实相。因此一切诸法皆是实相;实相即是一切诸法,平等一味,无二无别。因此,无量义者即是法界义、平等义、空义、如幻义、不可得义、如如义、不二义。无相无作、无住无分别义、乃至阿辱褥多罗三藐三菩提义。

无量义即是一乘义。

一乘之体即真如法性,一切法皆以此为体,“法性为一切法之本住”。一乘即唯一真法界。佛究竟涅槃即一真法界。
一切说空之经,是有余说,只有一乘教中的空义是无上说,非有余说。

“空即不空,不归断灭;不空即空,非为定有”。如此说“空即不空,不空即空”方为无上说。
佛在讲导法华之前,用权智则於一乘说三乘。约实智则三乘归一乘;其实,佛所说法,悉皆入於一切佛地,此所谓令众生依一佛乘而入佛地。

佛在讲阿含、四谛、十二因缘即已密说一乘。众生根器不同,各持其见分别一乘法;如草药品喻:三草皆依一地所生,一雨所润。然而三草却各有因缘,各得滋长。
其实佛所说的,无论是了义经,抑或是不了义经;佛无论如何言说,都有“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这样了义的说法,隐寓在其中。
佛能知“一即无量,无量即一”,因此能以一语言而适应众生,契合众机。因此,佛说“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方便说,但以假名字,引导於众生”(法华:方便品)。

勝鬘经十受章,也以摄受一乘正法开示众生,教化众生,并为了大乘建立“正法住,正法灭”;末法时,可谓法灭,即是一乘法灭。
佛说“唯有一佛乘,无二亦无三”并非分别三乘,也非执持一乘。而是教示我们在观修、行持和见地上都不能离开一乘。因为“正见”由一乘而生,邪见离一乘而起。依一乘见地修持即是“正法住”。

(二)阿罗汉有余涅槃(依胜鬘经释见)

阿罗汉有余涅槃:基于下列几点来谈
a) 四住地无明与无明住地
b) 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
c) 四解脱智

四住地烦恼与无明住地-阿罗汉、辟支佛只断“四住地烦恼”,未断”无明住地”。

“四住地烦恼”1.见一处住地;2.欲爱住地;3.色爱住地; 4.有爱住地.

1.“见”“爱”皆是烦恼,亦名为惑。见即见烦恼,亦名见惑,爱即思烦恼,亦名思惑。见一处住地是见惑,其余三者指修惑。众生的一切烦恼都是见惑与修惑所依处,可以称为住地。四住烦恼生起一切遍行烦恼,也即是众生一切烦恼的生起都以四住地为根本。见一处住地即是三界有情分别住于“一见”,此亦即是“见烦恼”(见惑)由见惑而执一切事物、时间、空间皆为实有、本然有、理所当然有。见烦恼是心迷於理,迷於三界之理而成见惑。此迷理之惑可於见道位顿断。

2.欲爱住地:指欲界的一切思惑,以贪爱为主(嗔痴也因贪爱而起)。因为有欲,随顺贪欲起身见。

3.色爱住地:指色界有情的思惑对一切物质视为实有,由色爱而起‘身见’;欲界中人亦有此惑,因为欲界亦有物质。

4.有爱住地:指无色界有情已无欲爱、色爱(无色界无有物质),但仍然执‘有’的思惑而成立‘身见’。欲界与色界都有此住地。因为他们都会依‘有’而起贪爱。

四住烦恼,以有爱住地最为有力,因为三界有情皆因‘有爱’而起身见,有身见即有自我,由是我痴、我慢、我见、我爱也随之而起。

四住地成立了我与我所。三界的一切有情皆以‘我’与‘我所’的身见而生死不断。

四住地依业因而成分段生死。亦即是见思烦恼。产生的生死,叫分段生死。

有情的生起,必以业为因。三界有即是缘有漏业因而生。有漏业依四住地及无明住地为缘,如是生起三有。

无明住地:一切烦恼的根源便是无明住地,因为四住地所起的烦恼皆依於身见的“我”而建立,然而於我之外还有我所取之“法”,我执之外还有法执,一切法执便是无明住地。因为“法执”,所以阿罗汉在断无明住地之前,只断“人我”未断“法我”;只断“烦恼障”,未断“所知障”。

无明住地有两种功能 (一)为恒河沙数烦恼所依(二)令四住地烦恼久住。

勝鬘经云:无明住地对“有爱住地”影响最大,因为此地周遍三界。三界都有“有爱住地”。亦即有爱住地决定三界的轮回,而无明住地能令四住地烦恼久住。

所谓有爱,就是我们落在“有”的识境里。我们将一切事物,一切概念都执著成“有”。心识的本能又将一切“有”加以分别并执取(法取)。

於是三界的一切有情皆依次有爱住地生死不断,轮回不断。因此,若欲断除轮回就得断除无明住地力对我们的影响。

由于无明住地力的映像,三界有情执着一切法实有,而不知我们确实是住在虚幻的影像世界里。因此我们对佛说“一切如梦如幻,一切无生”很难理解,这便是无明住地力的影响。无明住地是根本无明,唯佛自证智(根本智)能断。

(三)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

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仅断分段生死,未断尽一切烦恼,未断尽一切无漏业(凡有业必有生死),亦即是未断变易生死。

分段生死:凡夫以有漏业为因,四住地无明和无明住地为缘,而落入生死。每一世的生死即是一段生死,如是一段一段相续,生死交替,由是轮回不尽,分段生死也不尽。

变易生死: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已断见思惑由观无漏法而悟入法性。行者的心识既已悟入无漏,由是他的意业便是无漏的有分别业。此时,行者即以无漏的分别业为因,以无明住地为缘,依此因缘而得殊胜果报身出离三界。此身已离分别段生死的粗身(以微细的生灭与基本状态),因此没有形色。此身已不住有漏的分别业,已无三界识境的分别;所以没有老少、贤愚、智钝的定限,其生死只是意识身的变异。由是称为变易身,此身妙用难测,可以又称为不思议身。此身实由定力而成,因为此定力未离行者的意识,故称为意生身。

变易身已离形态的生灭,此身的生死是由心识念念相续而成,心识相续即有前后,所以便有先后的变异,因而称之为变易生死。

然而,变易身的念念相续与凡夫的心识念念相续不同。凡夫的念念相续是刹那刹那,每一个念头都刹那生灭。变易身的念念相续其念念则为定力。因此念念相续便是定力的境界相续。而此念念便非刹那,由是意生身便成变易。

成为意生身的基本条件有下列几点

(一)必须断除见思惑亦即断四住地无明
(二)必须志求大乘发大悲心
(三)必须悟入法性,证得无漏业
(四)其禅定的境界必须相续不断(佛的境界则恒常寂静)

基于上述几个条件,下列几种行者可得变易身。
(一)二乘无学道行人,回心入大乘。於得小乘涅槃时,因为有回心大乘的功德,才可以得获变易身。
(二)二乘有学道人。依大乘法观得无漏业而悟入法性,触见真如证得初地以上而得意生身。
(三)初地菩萨以智力而得意生身。
(四)八地以上菩萨以”大悲力”可得意生身。
(五)行者已现证如来藏,然而其死时尚未尽离生灭的边际,不得法身,仅得不思议意生身。此身妙用广大,神奇莫测,是最高境界的意生身。

(四)解脱四智

阿罗汉四果无学位已断尽三界见思惑证得五分法身。

五分法身:1戒法身 2定法身 3慧法身 4解脱法身 5解脱知见。

阿罗汉依此五分法身自知作证解脱四智:1我生已尽 2梵行已立 3所作已办 4不受后有。

(一)阿罗汉未断变易生死,不得说我生已尽。
(二)阿罗汉未知诸法一味等味,如如,平等,道智,不究竟,不得说梵行已立。
(三)阿罗汉未断无明住地不得说所作已办。
(四)阿罗汉未证得正等正觉不得说所作已办。

阿罗汉依解脱四智来建立涅槃。然而四智皆有余不究竟,而依之成立的涅槃也必然不究竟。二乘行人解脱四智的不了义现证只能说是有余涅槃。

佛的了义四智

(一) 我生已尽,即现证无生。
(二) 梵行已立,即证得诸法平等无碍。
(三) 所作已办,是应断已断,应证已证。
(四) 不受后有是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Weekly Sunday Event

Weekly Sunday Event

4 Arms Chenrezig Meditation and Dharma Discussion
Time : 10:30am to 12:30pm
1st Floor Ren Ai Hall
2 Telok Blangah Street 31
Singapore 108942

Four ArmsChen Re Zig

Four Arms Chenrezig

The 4-Armed White Chenrezig (Avalokiteshvara) & its various body’s forms signify:

“White Body” symbolizes purity of the Body, Speech and Mind.

“Five direction Buddhas’ crown” symbolizes the wisdom of the Five directions’ Buddhas.

“He is arrayed in Silk-&-ornaments of a Bodhisattva” symbolize the solemnness of Sambhogakaya

“Four arms” symbolism
a.  Four Immeasurables of
– Loving kindness,
– Compassion,
– Joy
– Equanimity.
b.  “Four Activities” symbolizes
– 息 (PEACE),
– 增(INCREASE),
– 怀(MELTING/Power),
– 诛(CHANGE/Wrath)

Two of his four arms are joined in the prayer position holding the wish fulfilling gem symbolizing Fulfilling all wishes of Sentient Beings.

His right hand holding a crystal mala symbolizes liberating countless beings from suffering

His left hand holds a white lotus which symbolizes purifying the defilements of sentient beings

He wears upper robe of doeskin (trinasara) on his left shoulder symbolizing the pure Loving Kindness & Compassion of Buddha’s Mind.

“Vajra Posture” symbolizes the stable meditative state.

“The Six Symbolism” represent the Six Paramitas.

Prostration Prayer to Four Arms Chenrezig

Lord, not veiled by any fault, your body of white colour
Your head adorned with a perfect Buddha
Gazing at beings with Compassionate eyes
To you, Chenrezig, All-Seeing One, I prostrate.

(The above was shared by Mr Lim and Brother Thomas in Dharma Discussion on 22 Nov 2015)

周日共修

四臂观音静坐及佛学讨论
时间 : 10:30am to 12:30pm
1st Floor 仁爱中心, 杨氏大厦
2 Telok Blangah Street 31
Singapore 108942

四臂观音

四臂观音

四臂观音形象的表法内涵

白色身代表清净身口意

頭頂五方佛冠代表五佛智

身穿绸缎及璎珞代表报身茬严性

四臂代表
A.  四無量心-慈悲喜舍
B.  四种佛行-息增怀诛

双手胸前合什抱如意宝珠代表能满足所有众生之頋

右手持一串水晶念珠代表無止境救度众生

左手持一朵白莲花代表淨化一切烦恼

左肩膀披上一塊鹿皮代表慈悲純正的佛心

双脚掌向上金刚坐姿代表稳固禅定的境界

总括以上六种装饰代表六度波罗蜜多

顶礼观音文

观音无暇净白身
头顶弥陀楞庄严
慈悲双眼视众生
观音菩萨我顶礼
(以上是Mr Lim和Thomas师兄于2015年11月22日佛学讨论会上所分享)